×

Loading...

那是必須的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枫下觅巢 / 年入25万,还有60万的贷款,就直接downsize了。一直以为BC共管物业管理费低。这个崭新镇屋,为什么月管理费750$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investing/personal-finance/article-facing-a-costly-mortgage-renewal-this-family-decided-to-downsize-and/

    温哥华一个年收入25万元的四口之家因为面临房屋贷款续贷的巨大压力,不得不卖掉他们住了10年的大房,换住镇屋,以便缓解财务压力。

    图源:KAYLA ISOMURA/THE GLOBE AND MAIL

    据环球邮报理财专家Rob Carrick报道,Jennifer Deane和她的丈夫卖掉了他们在北温哥华的2700平方英尺住宅。几天后,他们买下了一栋几乎全新的1920平方英尺镇屋。

    这并不是一个传统上以大换小的例子。Deane女士今年47岁,她的丈夫48岁,他们的两个女儿,一个14岁,一个18岁。

    他们决定搬家是为了有更大的财务灵活性,因为继续拥有大房已经成为一种经济负担,随着抵押贷款续约,压力只会变得更糟。

    “这是一种取舍,”经营一间领导力培训公司的Deane说,“这是以空间换独立。”

    加拿大正处于一波抵押贷款续期潮,高利率推高了贷款月供。全国各地的家庭都在问,我们怎么负担得起?

    一些人延长了分期付款以降低月供,一些人正在削减开支或者背债,还有一些人不得不出售房屋。Deane和她的丈夫Ronan幸运地保住了他们的家。他们只是不愿意付出现在的代价,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抵押贷款续期后。

    这对夫妇的抵押贷款余额为60万元,五年的贷款期限即将结束,原本利率为2.2%。Deane估计,按照现在的抵押贷款利率5%至6%计算,她每月的还款额将增加800至1000元。

    卖掉他们10年前买的四居室房子,每个月可以省下不少。卖房所得加上一笔现金,他们就可以在新的三居室镇屋中过上无贷款的生活。而原本的贷款成本是每月3965元。

    此外,Deane估计还能节省电费、暖气、保险、地税和维护费用。即使考虑到新房每月710元的共管费用,新住房每月总共能节省4640元。

    人们常说,如果你拥有一座带院子的大房子,你就实现了加拿大梦。但是Deane发现,即使她和丈夫拥有每年25万元总收入,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很节俭,时不时要放弃点外卖和旅行等消费,以避免债务。

    “尽管收入相对较高,但问题是抵押贷款太高了。”Deane和丈夫考虑过找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但他们都对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感到满意。她在大约一年前萌生了换小房的想法,并在收听了有关实现经济独立的播客后更加坚定这一想法。

    “我要说服丈夫,然后是孩子们,”她回忆说。“他们不想搬家。”

    女儿们在参观了镇屋并喜欢上这是一间新房。这间镇屋距离原来的家不到两公里,而且在同一个学区。在说服了女儿们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向朋友和家人解释搬家的原因。

    “我的父母仍然住在他们的大房子里,他们很享受这种生活,”Deane说。“但我认为他们完全理解我们在做什么,因为抵押贷款。如果我们没有这么高的贷款,我们可能不会搬。”

    搬家要求扔掉50%的家当。镇屋比他们现在的家窄,楼梯多了。不过,这栋镇屋有一些户外空间,而且与带庭院的大型住宅相比,提供一种更加方便的生活方式。“说实话,我相信,在孩子们还小的那十年里,住在那栋大房子里是很棒的,”Deane说,“这是一份礼物。但她们不再用院子了。”

    • 710, 可能包括的项目多,水电气游泳池。
      • 如果这个townhouse和高楼一起的,跟着高楼一起收高月费。如果只是一片townhouse,很少看见崭新镇屋收这么贵的月费的。女主人晚一点还是会后悔的 +1
    • 25 万的收入对四千的贷款,需要卖房, 我怎么就算不明白这个账呢 +3
      • 在努力给俩女儿攒嫁妆。
      • 生活消费标准不一样,大多数一代华移就没问题,我们生活相对节俭,有些房主甚至需要分租自住房来供也不卖。 +2
        • Downsize房子也是节俭啊,只不过节俭的方向不一样罢了
      • 洋人的花费,好多我们是理解不了的,我们认为是奢侈,他们认为是必须 +5
        • 所以homeless 里面很少有华人 +2
        • 对呀,我记得看过一个老外是如何描述她入不敷出的,其中包括每月几百元的打肉毒杆菌毒素的费用
      • 换了小房子立省$4000,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 本来大房子除去贷款净值是m size pizza, 十几年后会变成L size pizza. 现在换个s size, 多出来的钱都花了,十几年后还是s size pizza, 然后他们又哭:养老院太贵了住不起...... +1
          • 定投美指收益率高多了。
      • 他们花钱如流水,和我们不一样。 +4
        • 是的,基本上大家都的共识就是日子过不好都是政府政策还有别人让他过不好,自己不能受任何委屈,没有一点抗风险能力。他们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巨婴 +1
      • 可能孩子成绩好,要爬美国藤。
    • 照片里全家人都沮丧着脸,记者挑这么张照片要说明什么
      • 你想怎样?被迫卖房还要喜气洋洋?
        • 领导力培训公司都教些啥?
        • 省钱了生活质量没有多少影响,应该开心嘛 +1
    • 不善理财的人在任何群体里都占一定比例,看看国内的老赖名单长度和广度都令人乍舌。我在多伦多看到奢华的豪宅,位置非常好的豪宅多数都是洋人的。中国大陆激素移民这样智慧的铁公鸡其实在大陆移民中占的比例很高,远远高于洋人的底层,看起来理财很厉害的样子。
    • 独立屋要跌? +2
      • 那是必須的 +2


        • 又没吃药? 💊不能停啊 +1
    • 每年四次出国旅游,10万就没有了。 +2
      • 老外旅游很省,住车里一天三顿麦当劳 +1
    • 这个down size还是做得时机非常好的,孩子马上要上大学独立出去,2口子也是过几年准备退休模式而且不用做院子活,高利率下没有贷款压力,实际上市面上大量的45+,50+老人镇屋是有原因的 +1
    • 很正常啊,BC法律规定新盘必须存够未来20年后的大修基金,所以第一天开始就必须多收费才能存下钱 +3
    • 原因之一:管理费不仅包括物业开销,还包括另外两部分费用: 1)管理公司自身运行的开销, 2)它的利润。管理公司不是非盈利组织,它是以盈利为目的。 +3